澳门日报 丨 企业家专家分享成功经验不出国内看世博享商机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第八届澳港论坛之“创业守业、突破有望”大湾区经济发展研讨会,昨日邀请了国内及港澳雨地多位专家、行业代表及科创有成之校友来澳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其经验和创作历程。

研讨会昨日邀请了米因医疗健康大数据首席执行官盛德熙、利安铁路咨询公司董事兼铁路信号工程师协会(香港分会)主席彭国伟、普强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CEO何国涛、奇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一、澳门芯创始人王志炯担任主讲嘉宾。

本澳不乏人工智能人才

何国涛认为本澳不缺乏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在名牌大学墨业的本澳学生并不少。他指出,本澳青年缺乏信心,政府分享更多本澳创业者在国内外成功的例子,与本澳青年分享成功路,以增强本澳青年创业路上的信心。除此之外,他又指本澳政府、企业等为本澳青年创造更多参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的机会,他强调是参与核心工作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获取经验,“做一两次就识,真係唔係咁难”。同时勉励本澳青年主动参与各种项目。

彭国伟稻,时下香港青年或许生活较过去安逸,缺乏危机感,因此对于挫败、失败的承受能力较老一代要弱;同时对于知识脱贫的衝动较过去有所减少,在创业方面会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并不再局限于过去“我要打政府工、我要做老闆”。他希望透过是次演讲勉时下青年要自强,把握好国家给予的机遇。

盛德熙表示,本澳要推动大数据发展首先需要政府重视,给予政策指引及支援,带动学术机构重视。他瞾例壆术部明与内地政府部明合作,将科研成果刊登在内地顶尖学术期刊上,这一举措反而为香港体检方面提供了指引。

科技须与文创相配合

唐一认为本澳城市要有更好的发展需要科技及文创雨方面人才,当有是够的文创人才方可保证足狗的产品翰出到不同的地方,科技舆文创的集合能令文创科技化,紧贴未来科技发展,令平面的设计变得立体化、科技化,继而活化文创产品。为此他认为本澳政府可在政策上推动科技及文创发展,培养该方面人才。

王志炯表示,青创在内地早于2013、2014年已出现,而本澳在青创方面,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政策的支持,缺乏团队、政府政策、法律及机制未能配套,显得进备不足。他指本澳有很多科技领域人才,但由于本澳并无相关部分科技产业发展,因此难有发展机会,又认为澳门区域优势是联繋者、协同创新的引道者,创业者在创业路上可藉此优势在内地寻找更多资源,同时将本澳人才带出澳门。

他勉励有志创业的青年需要充分了解大湾品政策、内地市场方向、法律法规等,同时定位自身优势,可通过在大湾区寻找优秀人才合作开拓大湾区市场。他称,对于本澳青年而言,现时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为此本澳青年要敢于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