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 丨 澳大校友会探讨湾区创业守业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蓝图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国家创新驱动和坚持改革开放肩负重大意义。为支持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及促进澳门青年和大学生多元发展思路,以配合大湾区发展政策,澳门大学校友会昨举行第八届澳港论坛活动,以“创业守业、突破有望”为王显的大湾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主办方冀参加者能深刻体会和思考主讲嘉宾的发言,作为日后实现个人目标的参考。

研讨会昨早假澳门皇冠假日酒店2楼明珠殿举行,高教局高等院校学生厅厅长陈旭伟、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靖涵、澳门大学校友会及发展办公室主任林钰仪、澳门青年智库协会会长关伟霖、世邦傢私建材城董事长侯沐天、易导游集团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李光耀,以及澳门大学校友会会员大会主席区秉光、副主席萧书香、理事长葛万金等出席。

区秉光指创业也是功业

区秉光致辞时称,创业也是功业,创造的事业不一定是指私人创造的事业,而是整体投入社会贡献了力量,尽管、管力量仅是整个社会中的一部分,但仍然是不朽的。过去澳门还没有80平方海里,还是小小渔村,那个年代的人并无现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时的年轻人不论天时地利人和均有更好修件,他希望年轻人要把握机会,努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葛万金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其核心目标在于最大发挥和融合各城市在地域及人口的僵势,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促成区域内有深度、有机融合,推动经湾协同发展,将大湾区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澳门参与其中,虽然从资料上比其他湾区城市为优,各项数据亮丽,但亦是湾区内人口最少、地域最细的城市,故如要有所作为,成为湾区发展的中心或平台,需要拥有清晰的定位,才能发挥所长。

葛万金望科研成果转化产品

他续称,作为“一中心、一平台”和国际旅游休閒中心,澳门虽然拥有每年3000多万的旅客数量,但其他配套和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产业多元化,只是口号,没有内涵,故此如能藉著大湾区政策,发展自已特色的产业及科研产品,有助提升澳门的竞争力;在科研成果方面,澳门拥有10所高等院校,每年投入高等教育的资源极为丰富,在教学及研究两大范畴上,近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令人鼓舞,可惜在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项目上空白一片,未能因为学研的优势而生产成品投入市场,争取利益来持续发展,实属遗憾和值得行政当局高度关三

葛万金希望藉是次研讨会能加快本地上述方面的发展,当中的健康大数据及芯片项目,都可能成为日后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故有可能成为澳门日后的另一亮丽品牌项目。